今天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强调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灾害风险治理机制,特别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减轻灾害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在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特将相关论述进行摘编,供大家学习。
习近平谈防灾减灾: 树牢安全展理念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 2、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2018年7月,习近平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3、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 4、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强调 6、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指出
狠抓整改落实 强化风险防控 1、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 ——2020年4月,习近平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2、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3、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从防汛责任落实、监测预报预警、避险撤离转移、防洪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险情巡查抢护、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强化防汛抗洪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就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4、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表示 5、 ——2013年5月,习近平在芦山地震灾区考察强调
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2、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3、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4、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5、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灾害事故特点、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