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校园安全知识吧!
进校:校门口安全应加强
1、进出校门要排队,要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听交警指挥。 2、上下学时不要和小伙伴追逐打闹,不要与陌生人攀谈。
课间:防止踩踏靠右行
1、上下楼梯要礼让,靠右行走,不求快,要求稳,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课间,上下学的时候,注意不在楼梯间打闹。 3、如果不小心发生拥挤,一定不要惊慌,更不要推推搡搡,牢牢抓住身边固定物体,服从老师指挥。
体育课:听从指挥守规则
1、穿宽松的衣服,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尖锐物品。 2、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时,不要在争抢中伤及他,自觉遵守竞赛规则。 3、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4、跳远时,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出校:不良现象要警惕
1、不要随便吃路边摊的小吃,面对陌生人给的食物,学会拒绝。 2、不要去网吧,游戏厅,桌球厅等人员复杂的娱乐场所。 3、看好随身物品,不给小偷可乘之机。 4、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5、穿着打扮要朴素,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6、遭人挟持、抢劫,不要“硬碰硬”,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归途:交通规则要记牢
1、回家路上,要走人行道,要靠路边走。 2、走路要专心,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 3、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 4、排队候车,不要拥挤,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